6月19日,中汽碳(北京)数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在京召开“2023年汽车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年度成果交流会”。本次会议中,赵冬昶介绍了中国汽车产业链碳公示平台(CPP)的运行进展。截至6月16号,平台已公示包括长安汽车(000625)、广汽乘用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601633)、一汽丰田、广汽本田等在内的23家车企近1400余款车型碳足迹信息。
“基于旺盛的居民机动化出行需求,我国汽车产业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汽车行业高保有量与快速增长态势进一步增加了汽车产业碳减排的压力,生产与销售低碳汽车产品已成为大势所趋。”史永万表示,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与支柱性产业,汽车产业低碳发展是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低碳转型至关重要。
“从燃料类型来看,纯电动乘用车碳足迹最低,柴油车碳足迹最高,相较于传统能源乘用车,纯电动乘用车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碳减排优势,”据中汽碳(北京)数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赵冬昶介绍,“纯电动乘用车相较汽油乘用车碳足迹降低32.9%,相较于柴油乘用车碳足迹降低51.7%。”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汽碳(北京)数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赵冬昶 企业供图
6月19日,中汽碳(北京)数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在京召开“2023年汽车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年度成果交流会”。本次会议中,赵冬昶介绍了中国汽车产业链碳公示平台(CPP)的运行进展。截至6月16号,平台已公示包括长安汽车、广汽乘用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一汽丰田、广汽本田等在内的23家车企近1400余款车型碳足迹信息。
当前,“双碳”目标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为实现低碳经济目标,汽车产业链需要全面加速低碳转型,实现从材料生产、车辆制造到汽车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碳减排。
有数据显示,汽车产业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7.3%,是全球碳排放最大行业之一。据IEA国际能源署预计,至2070年,汽车的使用量将较2020年翻一番,汽车保有量将增长60%。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下,汽车产业减碳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史永万 企业供图
“基于旺盛的居民机动化出行需求,我国汽车产业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汽车行业高保有量与快速增长态势进一步增加了汽车产业碳减排的压力,生产与销售低碳汽车产品已成为大势所趋。”中汽数据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史永万表示,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与支柱性产业,汽车产业低碳发展是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低碳转型至关重要。
据了解,CPP于今年2月9日发布,目前已经正式上线。平台旨在补足当前汽车产业所存在的四个薄弱,即减碳意识的薄弱、核算方法薄弱、核算数据薄弱和产业链协同薄弱。实现四个目标,构建低碳生态,引导低碳消费,突破贸易壁垒,达成“双碳”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CPP平台的运行让碳排放的信息逐渐透明化,低碳车型凸显。基于CPP平台中车型碳足迹数据显示,同级别中碳足迹最低的车型被称为低碳领跑者车型。2023年中国汽车低碳领跑者车型结果在本次会议中揭晓,包括吉利银河L7、广汽本田雅阁、深蓝SL03、魏牌蓝山DHT-PHEV和广汽传祺智电新能源E9五款车型。
会议现场 张懿/摄
此外,中汽碳数字副总经理徐树杰正式启动了中小企业碳管理援助计划,该计划将联合整车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高等院校共同面向工业领域中小企业开展碳管理援助计划,通过普及理论技能、开放数据资源、提供核算工具、搭建人才资源平台等工作,推进工业绿色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引导工业企业向低碳、零碳发展模式转变。
下一步,中汽碳数字将广泛结合上下游产业链,凝聚汽车产业链降碳共识,降低供应链环节中生产过程的碳排放,主动探索全产业链价值链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战略,共话汽车行业碳中和愿景。(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懿)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